从七夕节日中坚定文化自信

时间:2023-05-06人气: 栏目:原创美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天。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时至今日。七夕节仅仅被看做情人节。七夕节文化内涵的发掘、研究与传承不为人熟知。“七夕文化”逐步被“爱情经济”所裹挟。七夕佳节的“时代魅力”无法完美彰显。  民俗传承情意浓。传统文化焕新彩。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是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等。都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脉。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随着时代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虽然早在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放眼当下。每当七夕来临之际。无数商家参与、无数企业盯住。将“七夕节”简单地归类于“情人节”。浓浓的“商业味道”挤掉传统韵味。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等元素少见甚至不见。可谓是表面上热闹、内容上冷清、文化上丢失。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七夕佳节的这份美好、这份浪漫。便是文化自信之源。亦是文化软实力之彰显。各地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立足历史、放眼时代。大力挖掘和传承七夕的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植入更多中国元素、讲好更多七夕故事、传承民俗风俗、挖掘更多七夕魅力。结合更多传统文化。要赓续“七夕文化”。就要竭力让七夕佳节的时代魅力更强。让七夕文化的时代启迪更足。真正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袁平桥)


相关文章推荐:
  • 享用“自热食品”,莫忘保护环境
  • 给山火救援志愿者发纪念章的导向意义
  • “净网”成效显著,望继续保护高压
  • 烟花爆竹禁与放,重环保也要重民俗
  • 迎接旅游复苏热潮,景区应未雨绸缪
  • 私家车备“救命神器”践行生命至上
  • 拥抱平凡的自己是生命的最大理性
  • 跨年科学演讲出圈,科普就该好玩
  • 老人视频传唱老歌谣,可贵的文化传承
  • 答好春运考卷,让群众好好过个年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